在我小的时候,经常跟着姥姥去农村的教会聚会。在耳濡目染中,我不知不觉学会了很多赞美诗歌。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边云波老弟兄所写的那首《献给无名的传道人》,其中的歌词对传道人的服事描绘得淋漓尽致:“是自己的手甘心放下世上的享受,是自己的脚甘心踏上苦难的道路;所以便宁肯让泪水一行行向内心涌流;遥望着各各他的山顶,就是至死也绝不后退。”
每次当我唱起这首诗歌的时候,我的心里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泪水都会不由自主地流下。因为在农村,我经常看到一些平凡的传道人,他们身着朴素的中山装,挎着一个黑色的皮包,骑着“二八式”的大梁自行车穿梭在乡间的大街小巷;来到教会后,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带领唱诗和讲道中。这些传道人大多文化程度不高,也没有机会接受神学装备,但他们却拥有一颗火热的心,毫无怨言地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主。
在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位传道人,他的生命和服事对我的信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记得在我还未上小学的时候,姥姥带我去教会聚会,我坐在教会的最后一排,远远望去,他只拿了一本圣书站在讲台上,娓娓道来地分享上帝的话语。当他讲到属灵的故事以及他自己生命的见证时,轻声细语的表达让台下的听众意犹未尽。
这位传道人姓陈,我称呼他为“陈爷爷”。他来自北方的一个农村,在成家后信了主,并决心一生为主摆上。在他的家庭中,他与妻子同心合意地每天在家里一起祷告、读经、唱诗,将教会的事务和每一位弟兄姊妹的需要都牢记在心,常常一同去关怀和探望有需要的人。在我的印象中,他们夫妻俩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全然奉献,从未对生活和服事有过任何的怨言。
记得有一次,有一位同工分享了陈爷爷的家庭情况,他们夫妻俩是从外地搬到我们这边的村镇的,作为外来户口,他们没有土地种植。为了能够全身心地服事主,他们放弃了原本的工作,骑着一辆老式自行车奔波在各个村庄的聚会点,探访和扶持有需要的弟兄姊妹。在全职服事之后,他们一个月只拿着不足300元的生活费来养活全家。当他们遇到经济困难时,从未有过任何抱怨,而是跪下来祷告。甚至在家里没有面和油的时候,夫妻俩拿着一碗水和一双筷子,在上帝面前感恩祷告。
如此忠心的服事,他们夫妻持续了将近40年的时间。在我们周边的村镇的教会中,有许多被他们牧养过的弟兄姐妹和培育起来的同工。距离上一次与陈爷爷见面已经是将近15年的时间了。如今,我已经长大成人,也蒙上帝呼召,成为了一名全职传道人。只是这十多年的时间中我没有再与这对夫妻见过面,不知他们的状况如何,只是偶然从其他同工的口中听说他们的身体不太好,但仍周而复始地在自己的禾场中心服事着当地的群羊。
去年夏天,有一次偶然的机会,一间教会邀请我给本地的几间教会的同工分享信仰见证。那一次,我看到陈爷爷也到场了,那时他已经是80岁的白发老人,戴着老花镜,驼着背,走路也不像年轻时那样顺畅。但他仍背着的那个黑色的皮包,让我一眼就认出了这位曾经奔波在乡村各个禾场中、忠心服事的仆人。当我看到他时,我激动得无以言表,即使他什么话都还没有说,我就感动得快要湿了眼眶。因为这是一个一生忠心事主的榜样站在我的眼前,看到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服事的岗位上,我能想到他经历了多少的苦难、缺乏、毁谤和挣扎,但他却从未放弃过传道的使命。
我激动地走上前去与他拥抱,并对他说:“陈爷爷,你真是我们年轻人的榜样,只希望我的一生也能像你一样,忠心事主,永不放弃!”陈爷爷拍着我的肩膀,笑着对我说:“我是何等感恩,在我年老的时候,看到主在教会中兴起了下一代的传道人,求主大大地使用你们!”
那一天,在分享完见证之后,弟兄姊妹坐下来聊了很多最近的经历、教会的状况和对未来的期待。最后,大家一起来到主面前,为教会和服事的工人守望祷告。临走时,陈爷爷给了我一个信封,并对我说:“孩子,服事的道路是艰难的,却是充满恩典和荣耀的。求主大大地使用你,可以借着你祝福更多的人!”当我听到陈爷爷的声音时,顿时不知道该说什么,一霎间只是感觉自己的生命太幼小,而从主领受的这份托付又太重。
目送陈爷爷骑着那辆老自行车离开之后,我看到信封上面写着一句来自箴言的经文:“与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和愚昧人作伴的,必受亏损。”打开信封之后,里面放着三张皱皱巴巴的一百元。那一刻,我感动的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我站在教会的楼下,脑海中忽然想起了小时候陈爷爷站在讲台上讲道的场景;想起了他曾和妻子一同跪着祷告的画面;也想起了他们虽然缺乏,但仍然凭着信心仰望主的背影。我手里拿着这份信封,感觉无比的沉重,因为这对我代表了太多的意义。这不仅代表着属灵长辈对我这个晚辈的祝福,也代表着他对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期望;还代表着他在80岁高龄时,仍不忘初心地将自己的一切全然献给主来使用。我知道,他现在仍然时常会面临生活的缺乏,但他却慷慨地把自己微薄的生活费拿出来支持年轻一辈传道人的事工;我想这也意味着我需要尽全力来效法这位属灵的长辈,效法他全然摆上的生命。
作为年轻一代的传道人,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其中的诱惑和挣扎不计其数。曾经有许多与我志同道合的伙伴,我们一起跪下祷告,愿意全然奉献来服事主,但因为经济的问题、工作的问题、为父母养老的问题等困难最后不得不离开教会,回到社会上参与工作。也有很多年轻的弟兄姊妹,从小在教会中长大,但长大后却因为房贷、车贷等生活的压力而失去了曾经奉献的热情和对教会的负担。
包括我自己在内,这几年中面对自己的抱负与从主领受的托付之间,我已数不清有多少次在挣扎中想要放弃继续服事的念头。但这一次与陈爷爷见面,他的生命和榜样鼓舞了我。当他把这封信递给我时,就像是一次使命的交接,又像是一次长辈将群羊托付给晚辈的叮嘱。这让我想起了主复活之后,在提比哩亚海边三次问彼得:“你爱我吗?”刚刚三次不认主的彼得只能毫无底气地对主说:“主啊,你是无所不知的,你知道我爱你。”而主却对这个刚刚背叛祂的门徒重新伸出了接纳的手,并再次将祂的群羊托付给他,说:“你喂养我的羊。”
我知道,陈爷爷给我的不仅是300元,而是对晚辈的祝福与托付。他向主献上的也不只是这一点“小钱”,而是像那位穷寡妇一样在信心中奉献了自己养生的费用。我为陈爷爷的生命而感恩,我更期望在将来的服事中,我也能像他那样,在信心中献上自己,并忠心地完成主托付给我的使命,为主去打那美好的仗。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